短劍與長劍(馬明達《說劍叢稿》)

短劍與長劍

古劍有短、長之分,不僅形制不同,而且使用的技術也因之各異,古代劍術家有善用長劍者,也有善用短劍者。自漢唐以後,隨著劍的日趨衰落,劍的短、長之分似乎也逐步變得模糊起來,但還多少保存下一些痕跡。但是在當代競技武術的劍術中,已看不到任何現象了。
劍的起源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,至今學界無定論。?開起源問題不談,假如從劍的形制的確定和實用的廣泛性上說,我以為劍到了東周才正式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兵器,也才真正進入成熟階段;劍技,也就是劍的擊剌技術也才真正臻于鼎盛。東周的劍,又當分為春秋、戰國兩大階段。概括言之,春秋之劍較短,主要是青銅製品,當春秋末期,在吳、楚地區開始出現鋼鐵劍,如著名的湖南長揚六十五號墓中出土的鋼劍就是顯證。但到了戰國,劍身普遍加長,青銅劍固然仍占主要位置,但鋼鐵劍已經與日俱增。春秋時代的劍一般在五十釐米左右,個別也有六十釐米稍長者;而戰國劍則常常在七十到一百釐米左右,個別還有長達一百釐米以上。長短變化如此顯著,非常引人矚目。
劍身由短而長的變化,原因大致有三個。
春秋以前,作戰以車戰為主,車戰所用兵器以長兵戈、矛、戟為主;短小的劍對戰車上的甲士而言,無直接斬殺之用,主要用途是“防檢非常”,即用於防身,用於棄車後的短兵相接。所以它可能主要配備給作為“致師”的虎賁(敢死隊性質的步戰勇士),以及隨車步戰的“徒附”。到了戰國,騎戰步戰大大發展,迫切需要相應的短兵,劍的位置便驟然提高。這時,為提高殺傷力,劍體需要加長。這是其一。經過長期實戰應用,劍的實用技術趨於成熟,技術的發展也要求劍身加長,並進而要求劍的形制多樣化,以適應不同技術的需要。這是其二。其三,冶金鍛鑄工藝的突飛猛進,特別是鐵兵取代銅兵的重大變革,使大大提高其堅韌度以延伸劍身成?可能。
在我看來,長劍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劍技進入成熟階段的象徵。從春秋末期到兩漢間的數百年間,長劍短劍並世而存,出現了風行海內的“擊劍熱”,形成了為士太夫所尊從的“劍崇拜”,這個時期可稱為我國歷史上劍的黃金時代。太史公以“論劍”與“道”相提並論,又產生了名為《劍道》的專著,這兩點可以視作“黃金時代”的主要標誌。

        但長劍是短劍的延伸,淵源有自,不成問題。春秋短劍以吳、越製作的最精,世人“柙而藏之,不敢用也,寶之至也。”實用技藝也以吳越最發達,漢代民諺說:“吳王好劍客,民人多劍瘢。”?就是最好的寫照。而《吳越春秋》中越女關於劍技的那一段人所熟知的議論,乃是先秦劍論唯一傳存下來的文字,境界之高妙,至今令人品玩不已。長劍則似乎最先出現于楚國。楚國的長劍應當是在了吳、越的冶金技術和擊劍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。
春秋末期,越滅吳,楚又滅越,楚國奄有了吳、越廣大地區,直接吸取了吳越的優秀文化,舉世矚目的“越王勾踐自作用劍”等吳越寶劍,不斷出土于戰國楚墓中,就是這一承襲關係的明證。
所以,及至戰國時代,楚國的長劍便獨步于列國,成
天下矚目的利器。
楚人稱長劍
“長鋏”。“長挾”就是長柄,是以長柄代稱長劍。屈原所謂“帶長挾之陸離”,就是指這種長柄劍。楚國的長劍考古發現了很多,解放初,在湖南衡陽出土了楚國鐵劍十四柄,其中最長者一百四十釐米,幾乎是現代一般表演用劍的一倍長。從一般格鬥原理上推想,長柄劍既可以剌,又可以雙手揮殺,在這種鐵質長劍面前,短劍便相形見絀了。《鹽鐵論》卷9《論勇》曰:

荊軻懷數年之謀而事不就者,尺八匕首不足恃也。秦王憚於不意,列斷賁、育者,介七尺之利也。”

荊軻攜帶的是長僅一尺八寸的匕首,王利器先生《校注》引《白孔六帖》雲:“匕首,短劍也。”其用法主要在“以劍遙擊”,一擊不中,便成空手!荊軻又但憑智勇而疏於劍術,所以擲劍不能成功,在秦王的七尺長劍面前,無能為力,只有聽憑宰割。秦始皇以長劍自救,使長劍的威力通過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表現得淋漓盡致。
楚國的長劍是楚國兵力的象徵,必定引起列國注意,而最為注意的是與楚國並立?強國的“虎狼之邦”秦國。
秦昭王與應侯有過一段有名的對話,見《史記》卷79《范睢傳》:

昭王臨朝歎息,應侯進曰:‘臣聞主憂臣辱,主辱臣死,今大王中朝而憂,臣敢請其罪。’昭王曰:‘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。夫鐵劍利則士勇,倡優拙則思慮遠。吾恐楚之圖秦也。’”

這反映了楚國的鐵制長劍的確形成某種軍事上的優勢,對秦國構成威脅。
善於引進人才並積極學習六國之長,是秦國最終能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。據《吳越春秋》記載,春秋時代著名的“相劍家”薛燭曾活動在吳、越地區,專門?吳、越國君鑒定寶劍。這位薛燭就是秦人。?說明早在春秋末期,秦人就通過民間交往熟悉了吳、越寶劍的優長,並且?生寶劍鑒定專家。
秦國當戰國之初的秦簡公時期,曾以政令形式要求官吏佩劍,這就是《史記·秦本紀》所載的“簡公六年,令吏初帶劍。”這一年是前409年。相同的記載又見於《史記·六國年表三》:“(簡公六年)初令吏帶劍”。另外,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後附的《秦紀》中也有簡公“其七年,百姓初帶劍”的記載。《史記》對同一件事的重復記載,表明司馬遷對這一歷史事件的鄭重程度,說明對秦國來講,這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。史學界對此記載一向都比較重視,許多學者都發表過富有意義的觀點。但,多數學者都是在劍的政治象徵意義上思考問題,忽略了劍作?武器的軍事價值和提倡帶劍的軍事目的。我以?秦簡公接連令吏帶劍,令百姓帶劍,著眼點就在劍本身。一個“初”字,說明在此之前秦人沒有佩劍習慣,或是秦的法律不允許帶劍。一個“令”字,又說明這是以政令方式強力推廣劍的佩帶,是在努力引進吳、越和楚國的先進兵器和戰鬥技藝。對秦國來講,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,其意義不亞于後來趙武靈王的“胡服騎射”,所乙太史公才三次加以載述。
劍的引進並不是特別艱難的事,難的是劍技的普及和提高。秦簡公的兩條命令,目的就是在秦國營造一個適宜劍發展的環境,藉以提高秦國劍的綜合水平,終極目的是要軍隊掌握這種當時最先進的兵器及其擊剌技術,以提高軍隊戰鬥力。這個道理不難理解。以吳、越和楚國?例,那裏是劍的勃興之地,不僅鑄劍水平天下最高,而且擊劍水平也是最好的。春秋戰國以後數百年,一直到了漢代,吳地人民還保持著“尚勇輕死”的風俗,荊楚故地多“奇材劍客”。這是因?吳、越和楚國有喜好擊劍的傳統。所以,要提高一種兵器的總體實用水平,這需要時間和環境,需要培植基礎,需要造就一支技術隊伍並形成傳統。絕不是一旦有了這種兵器便可以運用自如,絕非如此,因?這不符合冷兵器的實用技術特點。
我以?秦國正是自簡公起,開創了從楚國引進劍技的傳統。這一傳統被後來秦王們所繼承。所以楚國創造了長劍及其技術──後世稱“荊楚長劍”,而真正受益的是秦。湖北宜昌戰國墓中曾發現了一柄制做精到的鐵質長劍,據考古工作者認?,這裏本是楚地,墓葬則屬於秦國,那?,這柄劍就很有可能是秦軍從楚國得到的戰利品。?前已談到,秦始皇所佩帶的就是長劍。《史記·剌客列傳》載,秦始皇猝然遇剌,“拔劍,劍長,操其室。時惶急,劍堅,故不可立拔。”虧得左右提醒“王負劍!負劍,遂拔以擊荊軻,斷其右股。”《文選·吳都賦》劉淵林《注》雲:“秦零陵令上書曰:荊軻挾匕首,卒剌陛下,陛下神武扶揄長劍自救。”秦兵馬甬坑出土三柄劍,雖然都是青銅劍,但製作工藝極其精良,深埋地下近兩千後,猶光潔如新,鋒利無比。其長度均在80釐米上下,柄長在20公分以上,都屬於標準的長劍。我很懷疑這些長劍原本就是楚國出產,是秦國的戰利品,或是由楚國工匠製作的,秦人是否具有如此高超的工藝,令人難以遽信。
長劍的出現及普及,使短劍黯然失色,但這並不意味著短劍就此消亡了。長劍有其優勢,這是事實,而短劍也因?有它的特定技術而繼續存在下去。長、短劍同時存在,劍技內容更豐富了。
短、長劍並存的史實,我們從古文獻中可以得到一些認識。
劍既有短、長之別,那劍技家們必然會根據個人的傳授、功力、尚好而有所選擇,有的喜用長,有的喜用短;或以長制短,或持短破長,都會成劍技總體內容的構成部分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司馬貞《索隱》引《呂氏春秋·劍伎篇》來解釋“擊劍”二字時,說擊劍是:“持短入長,倏乎縱橫之術也。”這裏“持短入長”四個字,前提既然是“擊劍”,“長”字必不指戈、戟類長兵,而是指“長劍”。顯然,這四個字主要是從短劍破長劍的角度來看待擊劍技術的。
《莊子·說劍篇》是寓言性質的作品,但其中保存了一些重要的漢以前劍技史料。莊子以劍士身份去遊說喜好擊劍而不惜劍士生命的趙文王,趙文王問莊子曰:“夫子所禦劍長短何如?”此處“劍”字或作“杖”,“杖”是兵器的代稱。可見,長短劍各有千秋,劍士執長執短各隨所宜。
魏文帝曹丕擅長擊劍,他曾經自言:“餘好擊劍,善以短乘長。”曹丕曾經以甘蔗代劍,擊敗了“善有手臂”的奮威將軍鄧展。據曹丕自述,他與鄧展“下殿數交,三中其臂,左右大笑。展意不平,求更為之。”曹丕接著說:

餘言吾法急屬,難相中面,故齊臂耳。展言願複一交,餘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,因深進,展果尋前,餘卻腳顙,正載其鄛,坐中驚視。”

我們細審這段文字,能隱約體味到曹丕善於“以短破長”的劍技特點。
曹丕說“吾法急屬”,這固然是有意使鄧展入彀,但持短破長,要法確乎在於步伐便捷,進退疾速,正如清初武藝家吳殳所言:“短兵進退須足利”。(11)所以,前引“持短入長、倏乎縱橫”六個字,“倏乎縱橫”正可借來為“急屬”作注。曹丕用的是以短破長的劍法,因此主要攻擊對方前臂,竟能“三中其臂”。對方則力圖“交中”,攻擊曹丕的面、胸。第二次交劍時,曹丕一改前勢,??深進,給予對方求之不得的機會,鄧展果然受賺“尋前”,曹丕乘勢移步換形,先發制人,擊中鄧展前額。很清楚,劍無論長短,關鍵還在法之高低,“三中其臂”是常法,需要深進時,照樣可以擊中其面,而且還是讓對家自已送上來。曹丕劍技不可謂不高明。
短劍與長劍的長度並沒有什?特定的標準,短劍最短的如上面所說的“尺八”,雖然又稱?匕首,但仍屬短劍範疇。短劍一個重要的技術是“以劍遙擊”,就是擲劍擊人,所用劍應比一般短劍更短些,不然就不好投擲。長劍的長度通常應在80 釐米以上,最長的,以考古發現的實物看,前引解放初衡陽出土楚劍14柄,其中最長的一柄達到140釐米。廣州南越王趙昧墓發現的一柄西漢初的長劍,竟達到152釐米,堪稱長劍之冠!從技術上分辨,短劍主要是單手執柄,早期的軍中短劍多是一手執盾牌,一手執劍。後來不一定與盾牌相配伍。長劍在形制上的主要特點是把柄長,長柄是便於雙手執柄以奮力揮殺,所以長劍亦可以叫做“雙手劍”。
在我國歷史上,特別是古代武藝發展演變的歷史上,短劍與長劍的此消彼長,時顯時晦,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文化現象,它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歷史資訊,值得我們深入考察,仔細地解讀其中的隱奧。這篇短文僅限於從“源”的角度談了談我的粗淺認識,也可以說僅僅是開了一個頭而已。希望以後有機會再接著談下去,也希望能聽到讀者批評的聲音。


注釋
?:參見夏鼐先生《考古學與科技史》,文載《考古》1977年第二期。
?:分別見《史記·太史公自?》、《漢書·藝文志》。
?:《莊子·刻意篇》。
?:《後漢書·馬援傳附馬廖傳》。
?:《文物》1973年第六期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鐵槍”源流(轉自馬明達《說劍叢稿》)

鐵槍”源流

古代作戰,兵器以輕利

?上乘,所以有“快馬輕刀”之說。兵器笨重,不僅不利於武藝的發揮,而且無論步戰騎戰,都是一種負擔。這個道理是很好理解的。但是,歷史上確有不少膂力過人、武藝絕倫的武將,專門喜歡使用份量超乎尋常的兵器,這在史書上時有所見,並不完全是小說家的誇大之辭。
槍是刺兵,又是騎戰的主要兵器,
?了刺殺便捷,運用自如,古代槍柄主要用竹、木製作,這可以求證於文獻記載,並被考古所得的實物所證實。然而,古代武將確有人不用竹、木作槍柄,而是乾脆使用通體用鐵鍛造而成的“鐵槍”。古代使用鐵槍作戰的武勇之士,常常以“鐵槍”?號,以表示與?
不同。
歷史上,最先以鐵槍臨陣的武將出現在何時,現在還不很清楚,唐代名將秦瓊所用的槍就很特別,但不知道是不是鐵槍。史載:

秦武衛勇力絕人,其所用槍踰越常制。初從太宗圍王世充於洛陽,馳馬頓之城下而去,城中數十人,共拔之不能動,叔寶複馳馬舉之以還。迄今國家每大陳設,必列於殿庭,以旌異之。”?

這種描寫不免有誇大,但以秦瓊之勇健,用槍不同於一般是可信的,我們推測,他用的很可能就是鐵制槍。史有明載的“鐵槍”英雄,以後梁名將王彥章最早,也最

?有名。《舊五代史》卷21《王彥章傳》說,他“常持鐵槍,沖堅陷陣”,當時人把他稱?“王鐵槍”。王彥章驍勇善鬥,每戰必勝,然而最後還是敗在槍法似更高一籌的夏魯奇槍下。但,宋以後的話本雜劇裏,“王鐵槍”是五代故事裏最重要的人物,“鐵槍”的名號也隨之傳揚天下,後來不斷有人以“鐵槍”作?名號,應該與王彥章的影響有關。五代另一個慣使鐵槍的將軍,是後梁的王敬蕘,《舊五代史》本傳說他:

敬蕘魁傑沈勇,多力善戰。所用槍矢,皆以純鐵鍛就,槍重三十餘斤,摧鋒突陣,率以此勝。”?

五代以降,宋、金、元之際,使用鐵槍,並以“鐵槍”

?渾號者不一而足,這幾乎成了這個時代的風氣。《宋史》卷197《兵志十一》載:

咸平三年四月,神騎副司馬使焦偓獻鐵盤槊,重十五斤,令偓試之,馬上往返如飛,令遷本軍使。”

鐵盤槊”形制不明,以其重量來看,很可能是用鐵絲纏繞槍柄的槍,這樣可以加強槍柄的堅韌度,比一般竹木槍柄要結實得多,又能保持槍柄彈性。直到明清時代,軍中用槍常有這種形式的。如果是純鐵槍,份量應該比十五斤重。這可以算做鐵槍的一種。
史書中,北宋執用鐵槍的將領雖不多見,但當時鐵槍確是軍中兵器之一,國家曾專門製作以供給邊地將士。《宋史》卷197《兵志十一》載:

仁宗時,天下久不用兵。天聖四年,詔減諸路歲造兵器之半。是歲,詔作坊造鐵槍一萬五千,給秦、渭、環、慶、延州鎮戍軍。”

這是一條需要稍做分析的材料。宋代諸州都有監造兵器的機構,每年所造兵器數量很大,這在宋修方志如《景定建康志》卷39《武衛志》裏都有記載。因

?兵器易於損壞,所以各地添造兵器的數量往往很大,動輒以數萬計。朝廷給秦、渭等五州特意製造鐵槍一萬五千條,一是說明軍中使用鐵槍者不乏其人,但畢竟不是每一個將士都能用得了的,所以平均每州三千條,這個數位不能算多。其二,秦、渭五州與西夏毗鄰,是北宋戰爭最多的地區。西夏雖然是“黑子彈丸”一樣的小國,但民族強悍,武備嚴整,北宋屢屢戰敗。北宋專?五州製造鐵槍,顯然有提倡尚武精神,獎進驍勇敢戰之士的寓意。
宋、金間用鐵槍的武將時有所見,我們舉幾個例子。
《三朝北盟會編》卷249載,與耿京、帝棄疾一起揭起抗金義旗的有一位叫“李鐵槍”,是一個忠義之士,但他的名字已經無從考知。李鐵槍事
?亦見《金史》卷87《仆散忠義傳》,被稱之?
“火山賊”,曾被女真名將仆散忠義擊敗。
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“李鐵槍”,就是金末縱橫山東的“紅襖軍”首領李全。周密《齊東野語》卷9《李全》條載:

嘗就河洗刷牛馬,于遊土中蹴得鐵槍桿,長七八尺,於是就上打成槍頭,重可四五十斤。日習擊刺,技日以精,??推服,因呼?‘李鐵槍’。”

李全是王彥章以後最有名的鐵槍將,《大金國志》卷25說他“身長八尺,手執鐵槍。”《宋史》卷475本傳也說他“能運鐵槍,時號‘李鐵槍’。”李全的夫人姓楊,號李姑姑,也以槍法馳名,曾自稱“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”。明清以來的流傳甚廣的梨花槍(即六合槍)就託名於她。
金朝用鐵槍的似較宋朝

?多,特別是金末抗擊蒙古的戰爭中,北方出現過好幾個以鐵槍?號的武將。
有楊鐵槍,見《元史·王珍傳》:“金末喪亂,所在盜起,南樂人楊鐵槍,聚
?
保鄉里。太祖遣兵攻破河朔,鐵槍以兵應之。”
有另一個楊鐵槍,是關中兵的首領,曾在山西以數千人叛蒙古,被蒙古所擒獲,事見《元史·李伯溫傳》。
有張鐵槍,是金的驍將,被蒙古勇將吾也而俘虜,抗節不屈而死。事見《元史·木華黎傳》和《吾也而傳》。又據《元史·史天倪傳附史樞傳》,這位“張鐵槍”名叫張資祿,是金國鄜州名將。
金末還有“葛鐵槍”,是金朝名將武仙的部下,以驍勇聞名,後被史天澤擒獲。事載《元史》卷155《史天澤傳》及卷120《肖乃台傳》。
蒙古軍將領用鐵槍者以隋世昌最有名。《元史》卷166《隋世昌傳》載:

隋世昌,其先登州棲霞人。……善騎射,身長八尺,鍛渾鐵?槍,重四十斤,能左右擊刺。”

隋世昌的父親原本也是金朝軍官,後降順元太宗。渾鐵即未經鍛煉的鑄鐵,以鑄鐵

?槍,槍體笨重無彈性,又重達四十斤,足見其人必是非常健壯多力的人。說隋世昌“能左右擊刺”,說明他的鐵槍不止用於直剌,還可以左右橫“擊”。一個“擊”字,對我們瞭解鐵槍的實用功效大有幫助。清初遺民學者陸桴亭?武術家石敬岩寫的傳紀中說到,石敬岩曾說馬上槍“以渾鐵?貴”, ?而明代幾家最主要的武藝圖書中,都說當時的槍柄主要是用“稠木”製成的。?

元末武將用鐵槍者,有楊維楨曾兩次題詠的李鐵槍。其《李鐵槍歌》雲:

 

古鐵槍,五代烈,今鐵槍,萬人傑。紅蠻昨夜斬關來,防關老將泣如孩。鐵槍手持丈二材,鐵馬突出擒紅魁。磔紅頭,鑿紅骨。誓紅不同生,滅紅倒紅窟。君不見錢塘城中十萬家,十萬甲兵赭如血,一夜南風吹作雪。”

另據楊維楨的詩序,這位李鐵槍是元朝的萬戶,至正十二年(1352)曾大破紅巾軍於杭州城外,同年九月作戰受傷。他的姓名事

?待考。
有趣的是,由紅巾軍的戰士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用過鐵槍,這可以證明元末使用鐵槍之廣。錢謙益《投筆集·後秋興二》之七雲:“十載傾心一旅功,禦槍原廟夢魂中。”原注雲:“南門舊存高皇帝手禦鐵槍。”朱元璋用過鐵槍,我以是可信的。朱元璋從軍後以作戰勇敢而屢獲提升,這是大家熟悉的史實。他當了大明皇帝後,非常注意軍官的武藝素質,尤其注重槍法水平,亦見槍是當時軍中最重要的兵器。洪武四年三月,他曾經下令給中書省,要求凡百戶無軍功而積勞升職者,一律要通過比試武藝來確定是否升職。“比試之法,每二人
?
偶,持槍角勝負,勝者始得升擢。”這次大比試由都督王銘主持,王銘最善槍法,他親自參加比試,“百戶諸善用槍者,率莫能與銘抗。”
清代武將用鐵槍的應該還有,但見於史載的很少。比較著名的一例是清嘉慶年間的“張鐵槍”
──張永祥。清吳振棫《養吉齋餘錄》卷9《張永祥傳》載:

張永祥,淮寧人,槍法精絕,人呼?張鐵槍。嘉慶丁巳二月,白蓮賊齊王氏,即所謂齊二寡婦者,自楚掠豫,將南趨襄城。永祥以鄉兵三百敗之廬氏。當事給永祥把總銜,意不屑也。後十年,阮相國元撫河南,召祥給役麾下。撫浙時,複攜與俱,使教溫甯營槍法。……聞永祥甚馴謹,而臨事慷慨,無所撓阻,有古烈丈夫風。乃混?縐鈴,不能以功名顯。惜哉。”

張永祥在當時頗有名聲,嘉慶間楊鑄(子堅)也曾寫過一首《張鐵槍歌》,記張永祥隨阮元(芸台)緝捕海盜等事,後又在揚州知府屠倬幕中掌書記,可見張確實是一位難得的文武兼長人材。詩載《自春堂詩集》卷七。
鐵槍應主要是馬上兵器,以它自身的重量,借助于馬的賓士,可以發揮突剌之效,必要時還可以左右橫擊。如步戰用鐵槍,總不及竹木

?柄者輕利便捷,所以明清軍中用槍主要還以稠木?柄杆的第一等材料,南方的攢竹只可做短柄,不可做槍柄,因?長則腰軟。總之,執用鐵槍的前提是必需有過人的膂力,不然便是吃力不討好。有些人?表現其健壯,專門使用重量超常的兵刃,這其實有悖於常理,不足?法。
鐵槍很可能還被用作儀仗兵器,至少民國年間就用過一回。
民國十一年,北洋直系軍閥曹錕在保定駐軍,他積極練兵,擴大力量,準備隨時進入北京攫取更大的權力。當時,他創建了兩個特殊兵種,一個叫“苗刀營”,全營配備雙手執用長柄日本式長刀,改稱苗刀,由靜海人劉玉春任教習。另外一個叫“鐵杆矛營”,一律配備俄國式鐵矛,請了白俄教官訓練。所謂“鐵杆矛”其實就是鐵槍,據說原本是俄國哥薩克近衛騎兵的儀仗隊裝備,騎兵列隊而行,矛插在馬蹬旁,士兵一律用右手握著矛杆,威風凜凜。不久,遭錕在吳佩孚擁戴下進入北京,進城時
?
炫耀武力,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。苗刀營肩扛長刀,列隊步行;鐵杆矛營是騎兵,走在苗刀營後邊。兩隊人馬,不古不今,不土不洋,煞是好看。這大概是古老的鐵槍又回光返照了一回吧!


注釋

?:唐劉餗《隋唐嘉話》上
?:《舊五代史》卷20《王敬蕘傳》。
?:見《陸桴亭詩文集》卷6
?:戚繼光《紀效新書》卷10《長兵短用說篇》:“槍桿,稠木第一。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utant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